从四个维度切入,分析互联网金融用户的内在特质
2020-12-02•
围观热度 672•行业新闻
重定义:产品和运营
互联网产品:人在情境(场景)下使用的工具
互联网运营:人在情境(场景)下按照设定的模式使用工具
在古代,中国第一位产品经理鲁班,为解决伐木工伐木效率偏低、体力消耗太大的问题,提供了“锯子”这个产品,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,产品的生命周期长达2000多年。
在现代,借助于互联网,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产品:
百度:通过提供搜索引擎,解决了用户在缺乏必需资料的场景下,快速找到所需资料的问题。
滴滴:通过提供打车软件,解决了用户在缺乏便利交通工具的场景下,快速从A地到达B地的问题。
作为运营,最大的成功,是在特定的场景下,将用户的需求与自己的产品建立一一对应关系:
百度:用户有搜索需求的时候,内心的OS是——“要找资料,百度一下”
滴滴:用户有出行需求的时候,内心的OS是——“要出门了,滴滴一下”
在这种心智模式下,其他的搜索引擎或是打出软件,将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。
由此我们可以发现,用户是撬动产品和场景的杠杆支点,也是做产品和运营的起点——所谓初心,正在于此。
互联网金融用户内在特质的四个维度
穷人-富人维度
从有钱没钱的角度,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身边的人分成“穷人-富人”两类,而金融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就是:
为有钱人理财,让他的钱能够越来越多;
为缺钱人融资,让他能够找到他需要的钱。
如果把“有钱-没钱”作为横轴,“借入-借出”作为纵轴,我们可以分出四个象限,不同类型用户的金融行为都可以落到相应的象限中:
借富人钱给穷人
典型的情况是慈善事业。不管是比尔盖茨还是巴菲特,他们把自己的钱借出,甚至是无偿捐献出来给非洲等贫困地区,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、医疗等问题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谋求的并不是资金的回报,而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或是精神层面的追求。
由于该模式并不追求资金的增值,所以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。
借富人钱给富人
传统的金融机构,比如私募/公募基金、信托,以及其他的一些资管机构,都在这个分类下。以信托为例,往往都是100万起购,只有到达这样的资产规模时,用户才有资格进入市场,并够获得超出市场平均收益的回报。
借穷人钱给富人
传统金融机构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银行。国内许多中老年人将毕生所得存入银行,银行再将资金贷出给工厂或地产商等,用于扩大经营规模,获得实业资产的回报。在这个过程中,超额收益都归银行所有,个人客户回报非常微小,利息收入几乎无法抵御通胀。
互联网金融领域中,很典型的就是将债权转让类产品通过SPV的方式包装后进行售卖。个人客户所购买的理财产品,经由平台最终流转至地产公司或是其它一些大型的机构,帮助后者实现资金的增值。由于不存在银行这样一个中间角色,渠道成本大幅降低,理财用户的收入得到了一定比例的提高。但是归根结底,相对于获得资金投入的公司来说,这类小额投资者,都只能算是打上引号的“穷人”。
借穷人钱给穷人
这个分类完全落在互联网金融中,最典型的就是P2P公司。一部分大学生要买红色iPhone7、小白领要买房,于是在平台上发出借钱的请求,然后另外一些大学生、小白领把钱借给他们。P2P公司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,让穷人把钱借给了另一部分穷人。
理财用户资产规模维度
从传统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(以工行的客户分层原则为例):
一般客户(<5万)
银行向这部分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,是很基础的存款、贷款和基金投资。
理财客户(5万-50万)
在这个区间中,用户获得的服务从存贷款和基金扩展到了银行理财产品。理财客户到了银行,可以进入理财室跟理财经理一对一面谈,不用在银行大堂排队,享受到了便利和舒适。
财富管理客户(50万-500万)
本区间内的客户,享受到的服务上升至理财顾问、信托,财富规划、资产管理等。除了一对一的服务之外,客户还能享受到来自理财经理的资产配置建议和市场异动通知。一般每个银行理财经理的手机通讯录里都会有150个左右的客户信息,其中的钱20个左右,就属于此类客户。
私人银行客户(>500万)
这部分客户所享受的是最为高阶理财服务,如贷款融资、遗产规划、房地产投资、全球资产配置、退休和保险规划、留学计划等。理财经理为客户提供的是全方位的财富管家服务
如果从更为简单粗暴的角度,还有更通俗的两个切分点:理财产品,信托。
理财产品
银行理财产品的起购门槛为5万,这个切割点将客户分为5万以下和5万以上。5万以下只能做存贷、小额度的基金投资,在银行的传统理财服务的范围之外;5万以上的人群刚刚踏入理财服务的门槛,银行会为这部分用户提供更为标准化的服务。
信托产品
信托产品的起购门槛为100万(通行标准,有些可能会更低一些),将理财客户分为中低端客户和高端客户。所谓的资产配置、财富管理,